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5的文章

Ruby 社群的分水嶺:一場企業控制與開源精神的戰爭

圖片
最近 Ruby 社群風風雨雨,由於我不太了解 Ruby 生態圈,於是就請 Claude 整理了一下背景知識和前因後果,生成了以下的故事。 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,很少有故事能像 2025 年 9 月的 Ruby 社群事件一樣,如此鮮明地展現出企業利益與開源理想之間的深刻矛盾。對於不熟悉 Ruby 的工程師來說,這個故事其實可能發生在任何程式語言生態系統中——想像一下如果 npm、pip 或 Composer 的控制權突然被企業接管,會發生什麼事情。 序幕:繁榮背後的隱憂 Ruby 這個優雅的程式語言,自 1995 年由日本人松本行弘創造以來,一直以「讓程式設計師快樂」為核心理念。2004 年,一個名叫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(DHH)的丹麥年輕人,用 Ruby 開發了一個革命性的網頁框架 Ruby on Rails,從此改變了整個網路開發的面貌。 Rails 的成功是驚人的。GitHub、Shopify、Airbnb、Square、Coinbase、Zendesk——這些今天我們熟知的網路巨頭,都建構在 Rails 之上。DHH 也因此成為了程式設計界的明星人物:他不僅是技術創新者,還是暢銷書作者、賽車手、創業家,甚至坐上了 Shopify 的董事會。 但 Ruby 世界的運作遠比表面看起來複雜。就像 JavaScript 開發者依賴 npm 來管理套件、Python 開發者使用 pip 一樣,Ruby 開發者的日常工作離不開一套精密的工具鏈。RubyGems 是 Ruby 的套件管理系統,每個可重複使用的程式碼包被稱為一個「gem」。Bundler 則是相依套件管理工具,就像 JavaScript 的 package.json 配合 npm install,用來管理專案中使用哪些 gems 的哪些版本。而 RubyGems.org 則是全球 Ruby 套件的中央倉庫網站,相當於 npmjs.com 或 PyPI.org ,所有的 gems 都發布在這裡供人下載。 這套看似簡單的基礎設施,每天處理著數億次的套件下載,支撐著全球無數的 Ruby 應用程式。但在這個光鮮的表面之下,Ruby 世界的權力結構正在悄悄發生變化。 第一章:權力的集中 DHH 的影響力遠超過一般的開源專案創始人。他不僅持有 Rails 的商標,還在 ...